特别策划
· 相关文章亿邦动力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特别策划相关资讯和知识,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特别策划更多热门信息。
专题丨万国邮联回应美国退出事件:表示遗憾
美国白宫17日宣布,美国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程序,该举动对通过邮政渠道寄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上的跨境电商包裹或将造成重要影响。如未来一年未能与万国邮政联盟达成新协议,美国将会退出。
回顾|天猫双11成交额最终定格2135亿
第十年的“双11”活动,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什么样的亮点?亿邦动力将为您实时汇总报道。销售额打破去年1271亿
专题丨尘埃落定 饿了么 口碑正式合并
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兼董事局主席张勇(逍遥子)发布了员工内部信。他在信中宣布,阿里巴巴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该公司由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合并而成。
专题|双11前再现“二选一” 恶性竞争何时休
每年天猫双十一开幕之前,都有一轮“大戏”将要上演,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主角从:京东换成了拼多多。日前多个品牌企业向亿邦动力爆料称,天猫相关工作人员正在和部分商家进行沟通,要求商家降低对拼多多的双十活动的参与力度。
专题|又一平台被质疑 大数据屡屡杀熟伤了谁
2018年,“大数据杀熟”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且在互联网领域掀起了腥风血雨。近日,更有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微博连发两条博文炮轰阿里旗下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
专题丨社区拼团风乍起 百果园也要插一脚
8年前的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爆发了第一次“千团大战”。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拼多多的上市,在微信业态小程序的红利下,“拼团”模式又在创投圈燃起一把大火。
专题|腾讯架构大调整 为下个20年做准备?
在9月29日晚媒体曝光之后,9月30日早间,腾讯官方宣布,将进行成立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据了解,自从1998年成立以来,腾讯只有2005年和2012年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架构改革。
专题|摩拜涉足实物电商 能否扭转亏损局面?
近日,摩拜单车App内上线了实物电商业务“摩拜商城”,销售产品主要为单车骑行周边,涉及服装、家居、电子、护肤等类目。有知情人士表示,两个月前,摩拜已经和有赞达成“App开店”合作。
专题|大白汽车“大撤退” 趣店如何挽救败局
日前,有媒体曝光趣店旗下的大白汽车正在大规模关闭门店,3天时间将全国179家门店关至48家,也有消息称是缩减到60家。大幅员工被裁,部分员工将转入家政项目“唯谱家”和早教项目“趣学习”。
专题|从幕后走到前台 华兴资本登陆港交所
美团点评上市一周后,王兴的老朋友包凡在同一个位置上,敲响了锣。9月27日上午,华兴资本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开盘报31.75港元,较发行价跌0.16%,市值174.1亿港元。 “新经济金融第一股”由此诞生。
专题|双11前 快递巨头纷纷宣布涨价为哪般?
临近双十一,快递行业即将进入旺季,业务量会迅速提升。多家快递公司表示,为保障高峰期间的平稳运营以及维护服务品质和客户满意度,纷纷启动了费用调节机制。
专题|科大讯飞AI遭质疑 千亿神话是否会破灭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深陷“AI同传造假”风波。25日,科大讯飞公司在官方微信上发布题为《真金不怕火炼,科大讯飞没有造假》的文章,回应近日关于该公司AI同声传译造假的说法。
专题|2018电商平台玩儿升级?从速卖通说起
在2018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总经理王明强提出2018全球速卖通新升级包括新市场、新用户、更智能、更简单。而除了速卖通,2018年各大电商平台的升级之路也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专题|战事升级 饿了么口碑融资或超美团IPO
主笔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多家投资机构正寻求加入阿里巴巴为饿了么和口碑新组建的控股公司。新公司首轮融资金额将超出最初的30亿美元,至少增加10亿美元,最高不排除融资总金额超过美团此次在香港IPO融资的金额。
专题|腾讯连投四次 每日优鲜斩获$4.5亿融资
生鲜电商每日优鲜正式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融资。每日优鲜迄今为止共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在25亿元人民币以上。腾讯从2015年5月的A轮千万级融资开始进入,并在后续的B轮、C轮融资中持续跟投。
专题|美团更新招股书:前4月营收158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实现营业收入158.2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130亿元,接近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339亿元的一半。这一数值较2017年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81.19亿元翻了近一番。
专题|消费降级 一个被误传的焦虑?
城市高房价挤压消费支出,房租暴涨让一、二线城市的无房者承担更高租金成本,主打低端产品的拼多多快速崛起,今年资本市场上二线消费股表现远好于行业龙头等等。仿佛一夜之间,消费降级就取代消费升级,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谈资。
专题|拼多多上市后首份财报:年GMV2621亿元
拼多多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89%;净亏损为64.939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0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