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企业专题
医药电商门槛高 | 网上药店规模小 | 网上药店典型模型 | 网上药店主营产品线 | 网上药店发展大事记 | 电商案例

从2005年第一家医药B2C药房网上线,医药行业相继涌现出无数医药B2C,但真正符合药监局规定,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的到目前为止仅仅38家。

而这其中,排名前十的医药B2C中,月均营业额超过500万的寥寥无几,年销售3000万以上的屈指可数。“整个药品零售行业大概2000亿,网上药店营业额大概四、五亿,几乎等于前十的医药B2C之和。”国内知名医药电商负责人鲁振旺说。

眼见着京东等电商B2C百分之好几百的疯狂增长,眼见着同时起步的保健品、成人用品等垂直细分B2C年销售破亿,在爆发式增长的电商行业里,医药B2C是否只能做个看客?医药B2C未来何在?

 门槛一:两证难拿

国家药监局规定,网上售药必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截至2010年12月底,经审核批准,我国可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有2613家,可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有57家,其中针对个人消费者的网上药店有34家。

全国有37万家药店,1.5万家连锁药店,相较于此,已获得两证的企业所占比例远远很低,可见药监局对互联网药品交易的谨慎。因此,虽然符合要求的医药企业不少,但想要拿到互联网药品两证,并不容易。业内人士指出,根据国家药监局规定,具有三家及以上连锁零售药店,就可以申请《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但申请后等待审批也得一年的时间。

 门槛二:传统连锁零售企业才有资格

根据药监局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第九条,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首先需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申请企业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这严格限制了纯电子商务模式在医药行业存在的机会,因此从一开始就注定,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只能依托于传统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开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经验是纯电子商务模式爆发式增长,完成初级市场的培育和拓展,继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涉网,拓展线上业务。根据整个零售行业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的经验,传统零售企业虽然均纷纷拓展网上业务,但经验还远不及纯电商模式,其电商份额与传统零售份额相比还远远很小,困扰传统零售业的线上线下价格、渠道等差异也一时无法解决。因此,相较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纯B2C网站的爆发式增长,传统零售业的电子商务还在初级阶段。

因此,作为只能由传统企业经营的医药行业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其他行业或更早,但发展与传统零售涉足电子商务相仿,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门槛三:物流限制

药品作为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国家对其有非常严格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药品的仓储管理,必须得通过国家的GSP管理标准,在库房的面积温度、设备设施、信息系统、药品批号管理等方面要求颇高。

根据药监局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第九条,互联网药品销售企业必须“具有与上网交易的品种相适应的药品配送系统”,这要求申请企业必须具备GSP认证的药品配送体系。但实际上,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多采用顺丰、申通等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而这些第三方配送公司均没有拿到医药行业的GSP认证,并不符合《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

而自建物流动辄几十亿的投入,投入高,见效慢,只有少数如京东、凡客等拿到大规模投资的B2C才敢于自建。对医药B2C来说,虽然传统的零售有一定规模,但并不能负荷烧钱自建物流。目前也只有药房网尝试自建物流“京卫利达”,京卫利达是极少数获得GSP认证的物流配送企业,负责药房网的药品配送。据业内人士称,京卫利达物流投资超过2亿多,但目前也只能负责配送极少数药房网的订单。医药行业B2C只能游走在政策边缘,绝大多数的订单均依靠第三方物流完成。

GSP是英文Good Supplying Practice缩写,直译为良好的药品供应规范,在我国称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它是指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针对计划采购、购进验收、储存、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而制定的保证药品符合质量标准的一项管理制度。其核心是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对药品经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药品。

        药品GSP认证流程图

 门槛四:专业医师服务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网上卖药必须“具有执业药师负责网上实时咨询,并有保存完整咨询内容的设施、设备及相关管理制度;从事医疗器械交易服务,应当配备拥有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学历、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专职专业人员。”专业药师问诊服务,这一条规定提高了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服务门槛。

电子商务B2C为降低成本,往往把客服中心设立在三、四线城市或远郊区地方,对工作人员学历专业要求均很低,基本初高中学历就可以胜任。而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必须具备医药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证。这变相提高了医药B2C的运营门槛和成本。

“就像看病在好医院找名大夫看病一样,竞争的是医术是专业性,不是药品。所以卖药品和其他行业的区别就是要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一盒药可以救一条人命,也可以使一个人的生命丧失。因为是药品,它一定是有副作用的,正作用有多大,副作用就有多大。即便是六味地黄丸也是不能随便吃的。我们有专业药师,药监局要求你的专业药师必须24小时在岗。”药房网总经理秦国良说:“这就是卖萝卜与卖药品的区别”。

 门槛五:不能销售处方药

我国食品药监局规定,“医疗机构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柜台开架自选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

在美国,第二大医药零售企业cvs仅2006年的销售额就达380亿美金,其中70%的销售额来自处方药。在中国,处方药的市场份额是非处方药的3倍多,但处方药市场基本被医院占去。处方药毛利高、价位高,市场份额大,非常适合电子商务销售,但却规定不能在网上销售,这严重限制了网上药店的整个市场份额。

OTC药品为网上药店主流产品,但OTC药品全部种类只有1000多种,单价低、毛利低,并不适合网上零售。国药控股电商负责人鲁振旺分析,整个OTC市场大概1500亿,其中有一大半份额在医院,零售市场不到一半。而这近800亿的市场份额中用医保消费的占到50%,真正网上药店能够争取的OTC市场份额不足400亿,简直就是“不如卖馒头的挣钱”。

 门槛六:医药体系未对网上开放

随着整个医疗体系的完善,通过医保购药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模式,很多传统医药零售连锁药店也均积极争取纳入医药体系。但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这也成为制约网上药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质、药监局政策限制从一开始就铸就了医药行业的高门槛,这也注定医药行业不像其他行业电商是一个可以白手起家的创业领地,也不是一个可以依靠电子商务通常经验爆发式增长的行业。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开展从一开始就注定与传统零售连锁药店密切相关,由传统连锁药店来探索电商之路,没有纯互联网新生创业者的竞争,也使得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一直不愠不火。

2011年,随着淘宝、京东、拍拍等电商巨头涉足医药行业,医药电商确实火了一下,但紧接着在政策监管下淘宝医药馆被叫停,让整个行业陷入深思。但电商企业涉足医药,为医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医药业内普遍看好京东联手九州通模式,但京东好药师还在整合阶段,这是否意味着医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国内十大医药B2C一览表

  国内十大医药B2C上线时间一览表:(参照获取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时间)

十大医药B2C日均PV:
十大医药B2C日均IP:
金象网、开心人、药房网百度指数对比:
开心人、818医药网、百洋健康网百度指数对比:

  国内十大医药B2C主要产品线一览:

第三方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其中网络销售仅7000万元左右,只占零售市场销售的0.046%。2011年整个医药零售市场约1800亿,网上规模大约四、五亿,占零售市场的0.2%左右。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在20%以上。

据了解,从2005年第一家医药B2C药房网上线至今,仅有38家医药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获得互联网药品销售权限。最大的医药B2C年营业额不超过5000万,年营业超过3000万的仅有开心人网上大药房、金象网、药房网等寥寥可数几家。绝大多数医药B2C营业额未过千万,有些拿到资格证的网站如老百姓大药房等,也只是先拿了证,并未正式运营。

“医药行业分本身很分散,全国那么多的连锁药店,总共市场1800亿,最大的海王星辰年营业额80多亿,而国美、苏宁一个公司就做1800亿。”金象网CEO牛征?称。

    一、独立运作B2C

自营B2C是网上药店的主流模式,受医药监管政策限制,基本都有线下实体连锁零售药店背景做依托开展线上业务,运作模式多数均招募独立的电商团队独立运营网上药店。

自营B2C网上药店必须同时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所售产品主要为OTC药品、保健品、计生用品、健康食品、医疗器械。处方药按药监局严格规定不能通过网上药店直接销售和邮寄,但OTC药品毛利低,市场份额小,不足以支撑网上药店,导致很多网上药店仍然销售处方药,打擦边球。

但对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传统连锁背景的网上药店来说,并不敢轻易涉嫌大批量销售处方药,因此只能依靠保健品、化妆品、成人用品等产品线支撑网上药店药品销售的不足。

    二、网上药店+实体+联盟:药房网

鉴于医药网上零售在政策上的监管,药房网整合旗下的医药零售业务,通过打通线上网上药店与线下实体连锁门店的ERP、仓储物流等系统,实现了网上销售+实体门店送货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药房网将该模式拓展到药店加盟,从而实现网上统一下单,根据用户就近原则分配自动订单,药房网自营门店+全国性加盟医药门店配送的模式。

该模式中,药房网赚取营销费用,实体门店赚取销售额,同时向物流配送支付一定的物流配送费用。其中物流配送,药房网自建了符合GSP认证的物流配送中心,即服务于京卫大药房直营门店的配送,也服务于加盟店,但对多数加盟店来说,主要由加盟店自己安排配送。[详细]

    三、第三方医药网购商城:818医药网、八百方

第三方医药网购商城主要通过聚集全国网上药店和实体连锁药店,为消费者提供药品网购和药品健康咨询服务,不直接售卖药品,由入驻医药商家提供货品及配送咨询服务,类似淘宝商城模式。此类网购商城一般只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职业药师注册证》,并没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国内以818医药网和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为代表。

第三方医药商城入驻的药店必须具备药品经营许可和通过GSP认证,入驻的网上药店必须具有《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两证。平台只提供订单管理等信息服务,所有药品的物流配送、发票、在线咨询均由相应医药企业负责。

此模式的核心是本地服务,抓住本地药店,开拓市场。

    四、类美PBM模式:1号药网

经过几轮的收购,中国平安“三网合一”(医网、药网、信息网)模式浮现。1号店现任董事长、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陆敏坦言,“医网”通过建立自有或签约医院、医生网络,提供医疗服务,并构建会员制体系;“药网”则通过控股一家药品采购和销售的经营实体,以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为营销手段,降低药品经营成本,并通过医网与信息网平台进行专业的处方管理,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药品管理及配送。“信息网”是通过会员制营销,建立客户电子健康档案。

平安的举动像极了PBM——利用手中海量的投保人发展网络售药等新业务。更重要的是,还是平安保险与“医药两网”整合成的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能够达到优化投保人的医疗质量且降低药品费用的目的,也就是降低了平安的赔付成本与赔付率。[详细]

  美国医药福利管理公司(PBM)

美国的医药福利管理公司(PBM)服务于医疗支出方(主要是保险公司及企业雇主)来说,可为他们降低支出,因此在美国超过45%的人口用药通过PBM,而药店加入PBM网络,就能获得加入保险购药报销的顾客。

PBM的商业模式其精髓是统一、联合、协调各方的利益,用市场的手段对药品费用进行管理,让支付方、服务供应方以及病人必须要在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中得利:让作为医保支付方的保险公司与企业雇主降低支出,保险公司有利可图发展健康保险,吸引更多人投保,企业雇主也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扩大业务和回报员工;药店属于服务提供方,加入PBM网络,可令药店获得医保消费以扩大营业额,督促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作为病人,可享受低廉的药品与健康服务。从某种角度看,PBM是基于供应链的全面健康质量管理公司,而不是单纯针对病患的单纯健康管理公司。 [详细]

         相关阅读:平安保险开药店:全面健康管理飓风来袭                                   1号店:医药“三网融合”记

    五、合资共建模式:京东好药师

京东商城与九州通合作,共同控股“京东好药师”,该模式从一开就被各行业广泛看好。“电商B2C+医药企业”也成为医药行业电商的一种典型模式,当当网等相继爆出与医药企业共同合作。

京东与九州通的合作,对电商企业来说,与医药企业合作,弥补了其在医药互联网相关牌照、上游药品资源、药品物流仓储等方面的不足,是电商企业拓展医药市场的的快捷方式,突破了医药行业的各种政策限制和壁垒。对医药行业来说,与成熟的大型B2C合作,可充分利用其原有的用户群、成熟的电商营销运营经验、优质的物流服务,降低越来越高的电商运营成本,快速扩大市场规模化。

国内医药B2C主要有独立运营B2C、联盟模式、第三方医药商城、电商与医药企业合资共建、仿美国PBM模式,五种模式各有所长,但均不能完全解决医药行业各种政策限令,无法根本突破处方药销售等问题。

    1.保健品:

保健品毛利高、单价高,成为网上药店最有希望成功的产品。绝大多数医药B2C都将网上药店定位在了“健康商城”,产品以保健品为主,药品、计生用品、药妆、食品、母婴用品等为辅。如健客网、健一网、百洋健康网等等。

保健品是与药品关系最紧密的产品,线下连锁药店为平衡OTC药品的低毛利,也将保健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产品线。因此从保健品入手,平衡药品的政策监管和低毛利问题,是网上药店最容易突破的方式。

但国药控股电商负责人鲁振旺认为,像在超市、综合B2C、所有药店都可以买到的普通保健品,从毛利空间、市场竞争成都均不是网上药店优势的产品线,只有像益生康健等专营高毛利保健品才是机会。但高毛利保健品市场,已经有益生康健、禾健等专营保健品的垂直B2C形成一定的销售规模和成熟的销售经验,益生康健在呼叫中心体系上的优势并不能一时复制,网上药店想要直接与他们竞争,并不容易。

    2. 新特药:

处方药市场份额是OTC市场份额的近3倍,单价高、毛利高,是线下药店和网上药店最喜欢的产品。在美国,第二大网上药店cvs仅2006年的销售额就达380亿美金,其中70%的销售额来自处方药。

在我国,根据药监局规定,处方药必须依据处方单卖药,不能通过网络销售和邮寄,这让网上药店很头疼。为了合法销售处方药,像药房网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直接将处方药订单分配到实体门店处理。另一些网上药店则徘徊在政策边缘,暗自卖药。

    3. 计生、成人用品:

在药品无望的情况下,很多网上药店将成人用品作为突破点,但像桔子等垂直成人用品B2C已有非常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相当规模,网上药店做依靠这一点突破并不容易。

    4. 食品:

从健康的理念,许多网上药店将食品纳入了销售范围,但食品的网上零售及其复杂,保质期、快递难度远高于其他品类,作为专业经营食品的中粮我买网尚且可以在食品里作为一番,对于网上药店来说,这并不是一条合适的出路。

“药品B2C公司的出路有两个:继续等待国家政策的变化;走非药品的多元化之路。”医药业内人士称。实际上,整个医药行业B2C均开始边等待医改边走多元化之路,将保健品、化妆品、食品、计生用品等与医药、健康相关的产品线纳入其中。有些B2C直接走“健康商城”之路,主打健康产品;有些则坚持医药品为主,健康等产品线为辅。

综合医药行业B2C产品线,主要有保健品、处方药、计生用品、食品四种突破的方向,但每种方向均有所限,困难重重。

亿邦动力网新闻中心提供全面、快速、有用的电子商务新闻。新闻发布、新闻转载、反馈建议、职业操守投诉、合作,请发送邮件至 news@ebrun.com。

关于我们加入亿邦法律声明友情链接

亿邦动力网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资讯网站© 2007- 亿邦动力版权所有 京ICP证070369号 京ICP备0909796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6906号 电话:010-888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