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MO影目科技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探索AR产业生态圈
作者:陈品馨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
2024-08-01 17:13

【亿邦原创】日前,智能眼镜制造厂商INMO影目科技宣布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四川发展弘芯基金、成华科创投公司和江西中寰投资集团共同参与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帮助该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研发能力,并推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推广和销售。本轮融资后,影目科技拟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公司总部,未来还将与芒果传媒、陌陌等企业携手打造完整的元宇宙产业生态圈。
INMO影目科技融资历程 | |||
披露日期 | 交易金额 | 融资轮次 | 投资方 |
2024-07-31 | 近亿人民币 | B轮 | 弘芯投资 成华科创投 中寰投资集团 |
2022-05-16 | 近千万美元 | A轮 | 陌陌科技 |
2021-11-24 | 数千万人民币 | Pre-A轮 | 经纬创投 九合创投 君盛投资 宜来资本 |
2021-02-07 | 数千万人民币 | 天使轮 | 老鹰基金 容璞投资 三七互娱创投基金 |
深圳影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拥有来自酷派、华为的核心团队及来自TCL、北大芯片实验室的顾问团队,是国内智能眼镜的头部企业。INMO影目科技以消费级AR眼镜产品终端为业务核心,将“定义未来眼镜”作为品牌使命。其自主研发的AR眼镜具有轻便的日常眼镜外观及无线一体式设计,致力于打造潮流科技年轻用户喜爱的智能眼镜品牌、元宇宙时代的“手机之后下一代移动终端”。
INMO影目科技在光波导显示、轻量级空间计算、日常化设计等多方面具有业界前列的水平。其研发的INMO Go接入了AI大语言模型,拥有实时语音翻译、AI百科、外语陪练等功能,创造了AI+AR的全新场景。并且,该产品实现了SLAM+6Dof技术,为使用者打造了可以进入并体验元宇宙的入口与载体。
市场上看,INMO影目科技旗下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类目热销榜单上表现亮眼,并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销售。据艾瑞咨询于去年8月发布的2023年H1国内消费级AR眼镜主要线上平台市场销售情况,INMO以5.2%的份额位列第五名。
2020年7月,该团队在深圳湾华润艺术中心发布首款轻薄一体式AR眼镜Xview。2021年1月,酷派AR业务自集团独立,启用全新品牌“影目INMO”。2021年5月,INMO影目科技与EPSON爱普生联名发布面向B端的首款5G一体式AR眼镜INMO X。此后,INMO影目科技发布多款消费级AR智能眼镜产品,包括2021年及2022年分别发布销售的INMO Air系列第一、二代产品,以及2023年发布的由佳禾智能独家生产的轻量级AI智能眼镜INMO Go。
今年6月,INMO影目科技与几何光波导技术厂商理湃光晶宣布就下一代新品INMO Air3的项目开发达成深度合作,正式签署涉及10万套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据悉,预计今年年底,INMO影目科技也将发布全新的重磅级产品。
消费级AR眼镜近年来呈现繁荣的市场景象。随着计算芯片、显示硬件、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上的进步,增强现实(AR)成为科技界发展的一大热门,以推动数字化信息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
AR智能眼镜作为新兴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成为一众科技企业关注和投入的领域。市场上的AR眼镜按照使用场景主要分为两派,一是以室内的观影和游戏为主,二是聚焦在商务、户外等出行移动场景,两种路线下的产品在硬件技术、显示效果、外形设计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2022年,国内多家AR终端硬件品牌发售消费级AR眼镜产品,起步阶段成绩斐然。凭借本土化和价格优势,雷鸟创新、Rokid、Nreal和INMO影目被行业及媒体合称为“AR四小龙”,这四个品牌在2022年占整体市场份额约82%,2023年已上升至90%。
2023年6月,科技巨头苹果发布硬件终端AR眼镜Vision Pro,引爆C端消费级市场,也使得VR/AR行业迎来新一轮的破局与竞争。未来,各大厂商既依赖于设备技术和产业链闭环的日趋完善,也需进一步洞察消费者多样化的使用需求,做出有效的差异化和产品迭代,以实现消费级市场的快速渗透和抢占。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已点赞
{{ praise_text }}
好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 标签:
- 产业互联网
下一篇
揭开“卫浴硅谷”面纱:几乎承包了亚马逊北美产品供应 却没走出个真正的跨境大卖?
有人说,厦门代表了世界代工的上限,而某种程度上,这座城市也被困在了代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