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忻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亿邦动力网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2020-02-14 22:00

02月14日消息,山西统计信息网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忻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以下为数据公告原文:
2019年,忻州市上下以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从生产类指标看,“稳”的格局在巩固
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0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4%,增速较2018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85.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435.6亿元,同比增长2.9%;第三产业完成480.3亿元,同比增长7.7%。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61.1亿元,增长2.9%;实现增加值87.9亿元,增长3.3%。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完成192.8万吨,同比增长16.9%。畜牧业保持稳定,全年生猪出栏84.1万头,增长20.6%;牛出栏8.2万头,增长26.9%;羊出栏258.4万只,下降3.2%;家禽出栏528.7万只,增长14.1%。
工业生产有所回暖,非煤工业较快增长。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呈高开低走态势,增速逐月回落。随着稳工业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有所回升,全年增长2.1%,分别比1-10月和1-11月加快1.5个和1.1个百分点。增速较2018年加快0.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水平3.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1位。非煤工业增长5.3%,增速快于全市工业3.2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全市工业企稳回升。制造业同比增长6.9%,增速快于全市工业4.8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定向好,贡献有力。全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0.3亿元,总量超出第二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分季度看,服务业累计增速较为平稳,分别为6.2%、7.6%、7.1%和7.7%,呈现稳定向好态势。三次产业构成比由上年的7.4:45.1:47.5演化为8.6:43.5:47.9。服务业占GDP比重高于二产4.4个百分点,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从需求类指标看,“进”的态势在拓展
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前行,民间投资活力增强。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压力较大,增速两度位居全省末位。在全市上下努力下,全年同比增长9.3%,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位居全省第7位。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4.5%,增速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15.2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增速37.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9.9%,高于上年7.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加快,占比提高,有力支撑全市投资稳定增长。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旅游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9.8亿元,同比增长7.6%。从销售单位所在地来看,城镇单位实现零售额290.1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69.1%,同比增长7.0%;乡村单位实现零售额129.7亿元,占全部零售额的比重为30.9%,同比增长9.0%,快于城镇2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来看,商品零售实现358.4亿元,同比增长7.3%;餐饮收入实现61.4亿元,同比增长9.1%。旅游消费持续升温,2019年全市接待入境过夜人数6.6万人次,增长6.1%;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6274万人次,增长19.9%;实现旅游总收入613.5亿元,增长21.8%
外贸形势触底回升,进口总额成倍增长。201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7.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1-11月1.8个百分点,是自今年5月以来连续6个月下滑之后首次回升。其中,出口总额完成14.7亿元,同比下降7.1%;进口总额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1倍。
三、从民生类指标看,“好”的势头在加大
财政收入高位增长,民生保障支出进一步加强。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0.9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全省水平提高9.2个百分点,比2018年提高0.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0.0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71.0亿元,增长18.4%,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9.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53.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7.8%,一般公共服务增长16.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1.0%,教育支出增长1.2%。
居民增收步伐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75元,同比增长7.2%,增速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比2018年加快0.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6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3元,同比增长10.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高于2018年1.2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1位。农村快于城镇3.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八大指数“七增一降”。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6.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3%,居住上涨2.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2%,医疗保健上涨0.8%,衣着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交通和通信下降1.4%。
总的来看,2019年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转型发展成效明显,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全市上下要继续以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向高质量方向持续迈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此外,山西省日前还公布了以下关键数据:
2019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攻坚克难、科学研判、综合施策,着力谋转型、促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在连续多年运行困难的形势下,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五大亮点。
一是工业增速取得近六年来最好水平。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市场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临汾作为典型的资源倚重型城市,面临环保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市委市政府以转型作为主线,把担当见诸行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现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实现近6年来最好增长水平。
二是工业结构反转稳步推进。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强调必须坚持转型为纲,市委经济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临汾经济转型。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步跃迁”的第一步是到2022年,实现“工业内部结构反转”。煤炭增加值占比降低率和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率较2018年分别优化1.0和2.9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反转稳步推进。
三是新动能产业实现较快发展。2019年代表新动能的装备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实现较快发展。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装备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和6.1个百分点。
四是企业税费负担降低发展活力增强。税费负担降低。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交增值税56.3亿元,同比降低24.3%;所得税费用29.1亿元,同比降低3.8%。12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73.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创2012年来历史新低。收入利润实现较好水平。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24.7亿,同比增长5.7%;实现利润总额132.1亿,处在近几年来次高水平。发展活力增强。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29.5天,较同期加快17.7天。12月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46.9亿,同比减少6.7%。
五是企业研发投入加大创新动力提升。2016年以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在山西省率先设立“市长创新奖”,每年列支300万元,对引领科技创新的优秀企业进行表彰奖励,鼓励企业发挥主体和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加大,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17.7亿元,同比增长1.8倍。同时,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用工人数明显减少。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14.3万人,较同期减少2.2%,人均营业收入127.4万元,同比增加9.5万元,大大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经营质量。
-------------------------------------------------
2019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临汾市上下坚持以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为牵引,初步扭转了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全市多项指标争先进位,投资增速持续加快,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全市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迈出新步伐。
2019年,全市GDP完成145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2.3亿元,同比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36.9亿元,同比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8.1亿元,同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2895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809元,同比增长10.1%。
一、投资增速持续加快。2019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2.3亿元,同比增长14.4%,较上年大幅提高44.6个百分点,超预期目标(10%)4.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4%)和全省(9.3%)增速9个和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实现全面增长。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12.6亿元、206.6亿元、24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9%、29.1%、4.5%。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一是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工业投资增速加快。2019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06.7亿元,增长29.1%,较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二是技改投资高速增长。2019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14.0亿元,同比增长34.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9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2019年,全市制造业投资89.1亿元,增长38.3%,比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23.9个百分点。
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1亿元,同比增长9.6%,超出省定目标3.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2.4% ,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二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08.6亿元,较年初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1649.3亿元,较年初增长15.7%。三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8342.6万人次,同比增长21.3%;实现旅游总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21.1%。
三、服务业引领作用增强。从三次产业看,服务业占比持续领先。2019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03.5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28.4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20.7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占比为7.1:43.3:49.6,三产占比超二产6.3个百分点,高于上年2个百分点。近三年以来,全市服务业一直保持在7%以上增速,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一是城乡市场结构继续优化。2019年,全市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6%,快于城镇市场2.8个百分点。二是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中西药品类、五金电料类、家具类分别同比增长23.6%、12.9%、9.9%、8.8% ;三是网上零售额大幅增长。2019年,全市限额以上实现网上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49.8%,比2018提高75.3个百分点。
五、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一是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改善。一年来,我市实施精准治污,大力推进“一城三区”重污染企业关停退出,狠抓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75,成功退出全国倒数第一,扭转了连续两年倒数第一的被动局面。全市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和劣Ⅴ类水体比例均达到全年预期目标。二是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经济增速。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7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省第1,高于GDP增速3.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95元,同比增长7.2%,增速位居全省第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9元,同比增长10.1%,增速位居全省第4。全市农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9个百分点。
-------------------------------------------------
2019年以来,临汾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推动服务业发展转型升级,全市服务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服务业增速最快。2019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20.7亿元,同比增长7.6%,高出全市GDP增速1.6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增速5.1、2.9个百分点,是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服务业占比最大。201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6%,高出第一产业42.5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6.3个百分点,仍然在三次产业中保持最大份额。
服务业对经济拉动最强。2019年,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1%,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本文来源:本文摘编自公开信息,由亿邦开发的自动化写作机器人Ebrun Go整理输出,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错漏欢迎联系run@ebrun.com 沟通处理,如转载,请注明源头,并自负法律责任。】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已点赞
{{ praise_text }}
好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下一篇
企业微信SaaS合作伙伴4大扶持出炉 腾讯云补贴最高30万
企业微信昨日向SaaS合作伙伴发布了鼓励扶持计划,通过免除佣金、云资源补贴、价格优惠券、特殊账期四大优惠政策,帮助合作伙伴在疫情期间更好地运转。手机屏幕截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