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这些传统生鲜玩家不行了?他不这么看
作者:亿邦动力网 文章来源:亿邦动力网
2016-04-20 08:07

【编者按】2016年伊始,美味七七即宣布倒闭,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多位业内人士向亿邦动力网爆料称,除去已经倒闭的美味七七和已经“抱上大腿“的天天果园、易果网等生鲜电商外,众多生鲜电商的日子都不好过。生鲜电商在经历B2C和O2O两波热潮之后,仍未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生鲜市场都在经历着一场蜕变。业内人士戏称,所谓万亿级市场,其实是需要烧掉万亿……生鲜市场这块大蛋糕,该如何下嘴?
生鲜B2B平台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向亿邦动力网分析称,目前,生鲜想要发展需要经过三步:获取订单量、品牌化、订单农业。
(俺有田:2015年5月获得Infinity Venture Partners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同年9月,平台正式运营。目前,俺有田主要为上海市约100家城市KA提供服务,家乐福30家、世纪联华40家、欧尚7家、永辉7家,此外,还包括大润发等。)
亿邦动力网对话俺有田创始人徐晓峰,整理内容如下:
永辉的精品商超才是生鲜的未来?俺有田为什么那么重视城市KA
亿邦动力网:俺有田主要在对接城市KA?为什么?
徐晓峰:对于俺有田生鲜业务,像沃尔玛、永辉这类城市KA,有两点好处:第一,能够提升订单量,在消费习惯上,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消费者已经养成了去KA购物的习惯;第二,能够塑造品牌,倒来倒去是没有价值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这是很重要的环节。
亿邦动力网:现在大家都在玩2C的生鲜电商,城市KA虽然在探索电商,但效果似乎都不好。再这样的大前提下,例如沃尔玛、永辉这类,还有前途吗?
徐晓峰: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大卖场,大卖场不是已经走下坡路了吗?其实,大卖场整个业态确实是出于低谷,但是,按照我的判断,现在已经触底了。
亿邦动力网:它们触底的证据在哪?
徐晓峰:现在看到大卖场在干三个事,第一,把所有电商竞争特别厉害的日化、家电和非时类的这些东西已经缩小到半个卖场了,大面积地扩展与吃有关的,比如,农产品、生鲜等,这就是往国外全时卖场在走,这个是非常对的。
第二,走门店3.0。门店3.0就是做体验,比如小孩子来有一个体验中心;做生鲜中央厨房等。
第三,走精品化超市,原来1万平米现在改成1千到2千平米。
亿邦动力网:有人这么做了吗?效果怎么样?
徐晓峰:以上海为例,家乐福开了6家精品超市,永辉有自己的全球精品超市,此外,永辉还和上海蔬菜集团合作了大约7家上蔬永辉。这些精品超市的特点为1千至2千平米,5千左右的SKU,价格比大卖场中的略高一点。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产不缺钱,他们需要有品质保障、有背书的商品。精品超市特别干净、购物体验也好,这些因素在生鲜领域表现非常明显。我为什么强调生鲜要在线下?5到10年内,买东西的主流仍然在线下,你要摸到、闻到乃至尝到才行。
门店3.0化,精品超市化,就是在体验上面,在品质上面,在选品上面,比电商好,这就能把客源吸引过来,三只松鼠不也在做门店吗?这个肯定需要体验,这是一个趋势。所以,这个时候我一直强调大卖场,你这个时候不进去,不掌控它,你未来再想进就没机会了。
品牌化是生鲜的唯一出路,不做品牌未来就消失
亿邦动力网:俺有田进城市KA,所以是主打中高端生鲜?所谓中高端,除了前端消费体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
徐晓峰:一定是中高端的。首先,选品很重要,因为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的,我做了四、五年的种植基地,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定要本地化,这样一来至少有两个好处:上海人吃上海周边的菜,这个肯定是对的,口味很重要;降损耗,本地路近。
不要告诉我是从山东寿光运输过来的,冷链特别好,是很好啊,但是成本上去了。运过来还是散装的,这样肯定不行,对标准化和品牌化都有影响。一定要品牌化,你不做品牌,那未来说消失就消失了。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已点赞
{{ praise_text }}
好文章,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 标签:
- 生鲜
下一篇
【电商早报】e家洁今日挂牌新三板
乐视网第一季度营收46.35亿;鲜花电商roseonly获1.9亿C轮融资;eBay前企业服务部门与Innotrac合并。